c
煤帮锚杆支护机理及过载失效形式分析2.2,1煤帮锚杆支护机理 煤帮变形是由于煤体内部的松动和煤体沿煤层界面被挤出而引起的,控制煤体的松动和被挤出是煤帮锚杆支护的目的["]。 煤体采用锚杆支护时,由锚固头与托板一起对煤帮施加托锚力。锚杆作用力P可分解为剪切面的切向力PI和法向力凡,如图2一2所示,尸,减小了剪切面的剪切力,尸2增大了剪切面上的正应力,因而有利于控制煤体内部的剪切破坏,也有利于控制煤体的松动。另外,由于煤帮锚杆对其作用范围内的煤体提供轴向约束力和横向约束力,轴向约束力可阻止煤体松动,横向约束力是杆体和锚固头所提供的抗剪力,它对控制煤体内部剪切破坏起到一定的作用.Px―煤帮锚杆的支护阻力,N; 一煤层开采厚度,叭 A―侧压系数; 介―应力集中系数; 打‘一采深,m; 7―**板岩石的重力密度,kN/耐。 由式(2一l)和式(2一2)可知,煤帮锚杆支护阻力凡增大,使塑性区煤体垂直应力。,显着增加,塑性区宽度X0将明显减小。当煤帮锚杆支护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,塑性区宽度将降为O,这有利于提高煤体的稳定性。塑性区煤体垂直应力,,的增大,意味着煤层界面上的正应力增大,有利于抑制煤体从**板中挤出[ls〕。 回采巷道由于受回采动压影响较大,煤帮锚杆要*阻止煤体挤出是不可能的。通过现场观测发现,即使煤帮采用锚杆支护,两帮煤体仍会被挤出。但由于锚杆的作用,煤体挤出的位移量减小,且煤体向巷道内的位移呈整体性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呈煤壁向煤体深部逐渐变小的趋势,即煤体浅部变形大, 深部变形小。煤帮锚杆的作用是控制煤体浅部的变形破坏。由于锚杆的夹紧作用,使锚杆所控制长度范围内的煤体变形达到同步,从而使煤体组成一个既能承受**压,又能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整体移动的承载层【”〕。 由以上分析可知,用于煤帮支护的锚杆应具有一定的支护阻力,支护阻力过小,则在受采动影响较大时,锚杆不能约束煤体的松动而被挤出,从而造成巷道两帮位移量大,甚至煤帮松塌。一般煤帮支护均采用端头锚固,锚杆支护阻力即为锚杆托锚力,托锚力等于锚杆尾部所受拉力,因此,锚杆尾部应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,我国对煤帮锚杆支护强度的要求是大于50kN[2O,21〕。2.2.2直接机械连接式锚杆结构失效机理 金属套管与杆体直接机械连接是我国早期普遍采用的尾部结构形式,比较典型的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*研制的一种玻璃钢锚杆,如图I一2所示。 玻璃钢格/ProductShow.asp?ID=132